2007年6月5日星期二

是誰的問題-簡論港台暢銷書現象

前陣子和朋友討論天堂與地獄。友人問及我心中的天堂應是啥樣子時,我回答他:「我不知道天堂是啥樣子,但地獄肯定充滿著愛情小說,日誌繪本和企管書!」

不知何時起,香港和台灣的連鎖書店開始出現一批批設計耀目,內容卻不能入目的書籍,攻佔著這些連鎖書店的當眼角落。委靡的暢銷文化令這些連鎖書店走向低俗化(而不是低層化),我相信當年「生活」「讀書」「新知」的創辦人不會願意看到如今的書店現象。

我一位居住在台灣的友人對這種現象同樣身同感受:「這些繪本的氾濫,令不少真正的作家失去了出版的機會。」

雖然一家書店/出版商要容許部分文化垃圾留下/出版去維持書店/出版商自己本身的生存,但是無視自己本身對宣揚文化的責任,任由文化垃圾充斥在店內,則是對社會文化的一種過錯,對企業良心的一種蔑視。

但是當我們想深一層,為這種現象推波助瀾的,不正正是我們這些付錢的讀者嗎?若我們堅持不買這些書,書店也不會如此主力推銷這類垃圾書了。

言則繁體中文書籍的市場淪落至此。是讀者的問題?是作家的問題?是出版商的問題?還是書店的問題?從我自己的觀察,市場和客戶間其實是互相影響的,客戶決定了市場的走向,而市場也同時間利用宣傳深化和正確化這種的走向。

所以我們身為前線的讀者,便要為自己,也為社會,去選擇真正的好書。

沒有留言: